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365节 (第2/2页)
吴惠珠提了话儿。 “娘,儿媳谢了您的美意。”吴惠珠对婆母说了话儿,又对大嫂感激一笑。 尔后,吴惠珠就像当初刚嫁进来的孙英娘一样,也是落座后,一起用了朝食。 朝食后。 朱高熙去上差了。 至于朱瞻亨?这一位刚刚新婚,倒是可以休个婚假。 朱瞻元也是随他爹一起,去上差了。 至于朱瞻利、朱瞻贞两兄弟,倒是得继续去南书房进学。唯,小郡主朱如意挺闲儿。福娘就是留了女儿说说小话儿。当然,也是把长媳留了下来,因为,福娘也是想逗一逗孙儿、孙女们,想享受一下孙儿孙女绕膝边的感觉。 至于次子朱瞻亨、二儿媳妇吴惠珠,这一对小夫妻让福娘早早打开着回了正亨殿。 福娘乐得让这一对小夫妻多多相处,好好培养一下夫妻感情。 朱瞻亨嘻嘻哈哈,谢了他娘的话,就是领着害羞的小妻子吴惠珠一起告退了。 于是。 毓庆宫内,就剩下了福娘、长媳妇、小女儿,还有两个可爱的小家伙,福娘的长孙朱晰玉,福娘的长孙女朱蓁蓁。 “晰玉今年都满了六周岁,来年是不是也要到南书房进学了?” 福娘瞧着聪慧的长孙,倒是关心了一下长孙的学业问题。 孙英娘笑说道:“夫君也是跟娘一样的想法,打算来年让晰玉去南书房进学。到时候,得跟师傅们好好学文习武。” 福娘点点头。 这事情她倒不太操心了。毕竟,福娘听出来了,长子长媳已经有了安排。既然儿子儿媳有安排了,说明长孙的学业问题,这一对当父母的心头有计划的。 “瞻元和你的心头有数儿,那就好。晰玉是你们的嫡长子,他的学业问题肯定得用心。”福娘随口提了提。 孙英娘从婆母的话里,倒是听出了重点。 在心头讲,孙英娘肯定重视了儿子的教育问题。毕竟,就像婆母说的,晰玉是她和夫君的嫡长子。将来等晰玉长大后,那就是夫君的天然继承人。 “蓁蓁瞧着越长越漂亮了。” 福娘又是瞧着跟小女儿玩闹了一起的长孙女,也是笑着夸了话,道:“你这当娘的用心了,看着蓁蓁的活泼可爱,就知道你的心思,肯定也是搁到了蓁蓁身上的。” 朱蓁秦,福娘的头一个孙女儿。今年也是满了三周岁的一个小娃娃。 至于福娘的小女儿朱如意,这位宁国郡主今年是满了十周岁,那还是一位长得容貌出众的美人胚子。 “蓁蓁年纪小,倒是喜爱跟她姑姑一块儿玩。” 孙英娘在陪着婆母讲话时,自然又是夸了小姑子朱如意的各种好。总之,一时间婆媳气氛挺不错的。 这时候,福娘心情真不错。 彼时。 正亨殿。 朱瞻亨、吴惠珠这一对小夫妻也是在你浓我浓呢。 永和十三年,从初秋到晚秋,时间慢慢的流逝着。 至十月。 永和帝北征归来。 同时,大军也是班师回朝。 这一回,燕京城依然是一片喧嚣的迎了圣驾。 当然,帝王更是赏赐了有功的将士。至于留守的朝廷重臣们,本着坐排排发果果的习惯,还是人人都有份儿的得了些好处。 应该升官的,就是升官。 升官不够的,也是能在战争胜利后,捞了一些油水。 如今的热闹,一直到了入冬后。 入冬后,一场雪,纷纷扬扬的下着。 这个冬。 天很冷。 直到天晴了,福娘的三子朱瞻利也是迎娶了他的嫡妻郭云瑶。 三儿媳妇嫁进皇宫的那一天,福娘就对夫君朱高熙笑说道:“这日子挑得不错。瞧瞧,咱们儿子一成婚,这天就放晴了。” “这叫老天爷都体谅人啊。” 福娘是真高兴着。 因为,她再一次当婆母了。 朱高熙也高兴,四个儿子已经有三人娶妻了。瞧瞧人丁兴旺,这算是子嗣绵延的好兆头。 毓庆宫里。 不光是福娘夫妻高兴。 太孙妃这会儿也是心头暗暗道了饶幸。毕竟,这二弟妹、三弟妹嫁进皇家来,可都是她在操持了。 这若不弄一个红红火火的,哪儿出了差子,她这个太孙妃的脸面不好看啊。 如今瞧着顺利极了,太孙妃孙英娘那也是高兴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