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35节 (第1/2页)
柴房里有一阵奇异的寂静,老朱头在厨下添水的声响都格外清晰。 正在阿弦准备编个谎话搪塞过去之时,男子道:“这世间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可言。” 阿弦吃了一惊:“你说什么?” 男子道:“那凶徒会被处死么?” 阿弦道:“一定会。” 男子道:“这就是了,受害者沉冤得雪,为恶者人头落地,前者含笑而去,后者警惕世人。” 阿弦竖起耳朵,身不由己听着,只觉得每个字都如同沉重的石块,打在她的心头。 男子道:“且,如果死亡并非终结,你更应该知道如何做才是最好。” 他的声音很轻,因为毕竟体虚又是初醒,忽然间说这许多话,越发气若游丝,喘息急促。 但偏偏似能振聋发聩。 饭桌上,老朱头忍不住又念了几句。 阿弦只当他是在嗡嗡唱歌儿,飞速地将早饭吃了,叮嘱道:“伯伯,你好生照看着……他,我一定会在约定时候得那一百两银子回来,甚至还更多呢。” 往外走的时候,又顺手拿了一个饼子,想了想,掰了一半儿给玄影。 老朱头看着玄影大嚼,叹气:“好好好,这还没挣大钱呢,就开始挥霍了,你就闹吧闹吧!” 阿弦回头扮了个鬼脸,脚下一个箭步跃到台阶上,又纵身一跃便蹦出门口,灵活的如一只狸猫儿。 老朱头目不转睛看着,心都悬着:“你慢着点儿!去的再早也没有一百两银子等着你!” 眼睁睁见阿弦一阵风似的消失门口,老朱头摇头之余,心念转动:之前阿弦每日晨起,多半都是平静沉默,安静洗漱,慢慢吃了早饭,然后有条不紊地去县衙当差。 虽然阿弦不说,但老朱头如何不知道,那种不可言说的天赋对阿弦来说重若泰山,毕竟,若是每天、每时、每刻都可能会看见徘徊在这世间不肯离开的异样魂魄,只怕任何人也受不了。 所以虽然是这样小的年纪,性情却寂静敏锐,更却如饱经沧桑般身心沉重。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。 老朱头看看空了的门口,回头又看看柴房,忽然又想:“难道,真的跟这个瞎子有关?” 其实老朱头有一件事情是说错了。 这样早去衙门,的确是有一百两银子在等着阿弦。 银子并不是来自别人,正是来自于刺史袁大人。 阿弦一到衙门,陆芳看见她,便催促她即刻去府衙。又说道:“昨儿去府衙回话,我本来就想让你同去,毕竟此案是你发现的,且又全程跟随,大人一定会问。你偏偏不去,在大人看来,如果误会我是为了抢功而不让你去,岂不是不白之冤?” 阿弦道:“我昨儿觉着难受的很,心想有高建在就罢了,捕头放心,我今日去见刺史,也会向他申明。” 陆芳点头道:“也不必特意辩驳,免得更叫人怀疑。你只见机行事就是了。” 阿弦答应,又道:“怎么捕头最近好似跟先前不大一样了?” 陆芳哼道:“这桐县已经跟先前不一样了,我岂能不变?那几颗头血淋淋地一直在我眼前晃呢。” 阿弦知道陆芳指的是什么,正是先前因小丽花案子被斩首的秦王等人,行刑那日,是刺史的意思,让所有府衙县衙里的官员差人等尽数到场观摩。 这显然便是杀鸡儆猴了。 今日袁恕己却不在府衙,阿弦赶到之时,被告知袁大人才去了菩萨庙。 阿弦只得转道,远远地看见菩萨庙又翻出些新气象,正在打量,就见人群中有一道熟悉的影子走了出来。 阿弦避无可避,只好故技重施,佯装看不见。 这来者,却是上回在此地见过的那鬼魂,容貌比上回见面的时候要清晰很多了。 他徐徐来至阿弦身边,道:“十八子,求你行行好。” 阿弦目不斜视,那鬼魂毅力十足,继续道:“我们知道你能听见也能看见,他们都知道,你是最难得的……” 阿弦听到这里,忽然心动。 她往旁边瞟了一眼,道:“你想求我做什么?” 那鬼魂陡然听见她发话,却反而吓得后退,反应过来后,才又扑上来:“你肯帮忙了么?” 阿弦被他一惊一乍弄得汗毛倒竖:“你到底想干什么?” 昨日在黄家的事不算,这是阿弦首次回应一个“鬼”的“攀谈”。 在此之前,不管多少魂魄围绕,她始终就只是:看不见,听不见,没反应。 可是这种想法,居然产生了改变。 究竟是昨日黄家的事触动,还是……因为早上在家里,那盲眼男子所说的话? 那鬼如闻纶音,急急忙忙诉说自己所愿,原来他先前又是死于战乱,尸骨不慎落在菩萨庙里,后被倒塌的短墙压住,落在那阴冷潮湿之地,饱受侵蚀无人知晓,这次见了阿弦,就想她帮忙,将尸骨取出,遗物交付家人。 这却不是什么格外为难的事。 阿弦道:“原来是这件事,你放心就是了,我还是县衙的仵作,如今重新整理菩萨庙,若找到你的尸首,自会交给我料理,我既然答应了你,自不会失言。” 那鬼大喜,千恩万谢起来,大概是终于了却心愿,手而舞之,足而蹈之。 然而一个鬼在跟前手舞足蹈,却并不是什么赏心悦目的情形。 阿弦苦笑:“既然事了,你就不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