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51节 (第2/3页)
再加上一点水,搅成黏糊,抓一把攥在手里,轻轻一挤,虎口处就挤出一个肉丸子,用竹勺一刮,丢进滚出花的鱼汤里。 这条鱼挺大的,她一共做了三十几个鱼肉丸子。 鱼丸汤趁热吃味道最棒了! 妮妮洗净手,盛上一碗香喷喷的鱼丸汤,一边吃一边呼热气,要是有白胡椒粉就更好了,洒上一点,又香又辣,这么一碗汤喝下去,浑身都暖洋洋的。 竹兔和小黑豆豆早被妮妮这番折腾弄醒了,闻见鱼汤鱼丸的香味,竹兔没敢发出什么动静,小黑豆豆早就没有半点矜持地吉吉吉了。 妮妮从鱼骨上剔了些肉,分别放进它们笼子里,“今天你们也加餐吧!” 吃饱了,她就更加不困了。她重新取出做牙刷的几片竹板,趁着他们还没到家,赶快做好! 天亮之后,妮妮按捺住喜悦,先做好自己的日常工作,到小溪边提了水,把昨晚的碗筷等等都洗好,认真洗漱,这才去了河边。 这时太阳还没升起,对面的山谷中飘荡着薄纱一样的几丝雾气,还有一道青蓝色的烟——是他们的篝火所在之处。她看清了这个位置,回忆一下上次他们三人回来的路程,估摸着他们怎么也要中午才能回到山下了。 妮妮给竹兔们喂食之后,想了想,像齐盛原先那样点燃了室外的篝火堆,往里面扔了一束扎成麻花的草绳,很快有一束青烟直升起来。他们看到这股烟,就知道这里是我们的营地了。 咦?我们? 我们? 妮妮怔了怔,又笑了。 她把竹兔的便便依旧倒在肥料堆里,然后到工坊去。 她做的一千多块陶砖需要翻面了。照现在这种速度,大约还要两天陶砖才能完全干透。 这个活儿没法取巧,只能一块一块翻。 翻完了所有陶砖,妮妮站直了伸展一下酸痛的肌肉,在工坊内的火塘里升起火,准备给自己煮一壶热水喝。 天气凉下来之后想要喝口热水也难多了。 陶罐、竹筒即使盖上盖子也不怎么保温,滚烫的水倒进去,不到两小时就会变凉了。 她得赶快做点什么能够保温的东西,不然半夜醒来想喝口热水难道还要现烧么?或者打制出铜的器皿。装上水可以一直放在炭盆里,即使是现烧水也比陶锅陶罐快得多。 可惜上次去棋盘花园的时候,棉桃几乎没有成熟的,全都落在地上了。不然的话,弄点棉花多好啊,可以做保温套,可以做棉被和棉袍……没准还能纺布呢。 妮妮在烧水的陶罐里放了一把松针。 茶水煮好后在灰白色的陶罐里呈黄绿色,香气幽幽。 妮妮给自己倒上一杯,用一根树枝拨散柴火,陶罐就留在火边煨着,等会儿还是热的。 她搬了个小木凳坐在工坊门口,捧着茶慢悠悠地喝了几口,忽然想起齐盛虽然很会种柠檬,柠檬茶也做得很好,但他其实并不怎么喜欢柠檬茶,他更喜欢松针茶和一种像杉树的树皮熬成的茶;0079的口味一直偏甜,分给他们的那些蜂蜜估计几乎全是他吃掉的,他不管喝什么茶都要加蜂蜜,哪怕是已经很香的花茶…… 哦对了,我得趁着水莲花还开着赶快再采一些阴干封在陶罐里,这样冬天也有花茶喝了。 她正胡思乱想呢,猛地看到对面的山上有一道青烟在缓缓移动。 啊——是他们! 哈哈,他们一定是看到了我升起的烟,如法炮制,这样我就能知道他们走到哪儿了。 妮妮望着那股细细的青烟,想起好像谁教过她一首山歌,歌词怎么也想不起来,但讲的是两个人隔着山头,可以看到彼此,可要真的见面的话,要翻山越岭,要大汗淋漓,要走上好几天。 快到正午了,那股袅袅的烟仍然在对面的山上,眼看着更近了,不知怎么转了几转,又好像更远了些。 妮妮觉得自己从没这么焦躁过。她准备好了午饭,可是这时根本不想吃。 她胡乱夹了几根野菜丢进嘴巴里,索然无味,又勉强喝了几口汤,吃了一个鱼丸,气呼呼把筷子拍在桌上,“我发誓,这是我最后一次等谁!” 到了下午两点多,青烟不见了。 妮妮跑到堤坝上,心不在焉捞鱼,鱼群像是感受到了她的焦躁,扑腾得厉害,她捞了几下,一条都没捞着!一条大鱼挣扎乱跳时还用尾巴拍了她脑门几下,拍得她满头满脸黏唧唧的,全是鱼腥味。 妮妮连道“倒霉”,蹲在一块低低的岩石上撩水洗